目录与摘要 |《探索》2022年第4期
· 点击蓝字,关注我们·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特约栏目主持人:秦宣)
人类文明新形态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构
张永刚
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内涵特质与中国叙事
吴 凯
探索笔会
全过程人民民主“何以必然”:基于“历史—理论—现实”的解释
亓 光,刘 娇
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破解基层腐败防治难题的有效路径
付宇程
全过程人民民主的价值内核与治理优势
孙 莹
政治学研究
“零容忍”廉政文化建设的制约因素与破解之道
刘雪华,贺晶晶
容错机制话语的演进过程、内涵意蕴与实践景观
陈 朋
政党治理
“五治统合”:基层党组织引领社区应急治理的体系建构
汪 超
中国共产党百年来总结历史经验的逻辑理路——基于三个历史决议的考察
杨蕾歆
国家法律和党内法规相辅相成的实践路径——基于二元执行主体有效联动的分析
魏 艳
公共治理
城市社区治理效果的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理——基于20个城市1089个社区的调查数据
吴子靖,张 平
乡村治理中村民的参与有效与有效参与——基于民主立方理论的比较分析
杨 莉
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逻辑、约束与路径
韩柯子
思想文化建设与传播
国际传播背景下文化帝国主义的叙事话语批判及中国应对
马 忠,达雅楠
网络圈群下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的现实境遇与促进策略
阎国华,韩 硕
人类文明新形态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构
摘 要:人类文明的发展因循结构性矛盾与世界历史交往的双重动力逻辑,呈现为资本主义文明向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文明发展、地域文明与民族文明向世界历史文明发展的双重必然趋向。人类文明新形态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构是在“两个大局”交叠的历史关键期,开启了一种不同于西方现代文明的思想空间与实践样态,生成了一条独特的文明跃迁道路:坚持社会主义文明的道路定向,发展“五位一体”的整体文明观;立足传统文化发展路向,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基于世界历史的文明趋向,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明确人类文明新形态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构路径,有利于增强构建人类文明新形态的理论自觉和实践主动,推动人类文明形态在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中赓续发展。
作 者:张永刚,男,博士,华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广东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
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内涵特质与中国叙事
摘 要:人类文明新形态不同于西方现代文明和资本主义文明,一个十分重要的原因在于它将中国道路、中国治理、中国价值内嵌于社会主义性质的文明形态的创造过程,并以文明形态的适应问题、实现问题、发展问题为切入点,深刻回答人类文明新形态“新”在何处。人类文明新形态蕴含“社会主义”的文明性、展现“现代化”的中国优势、凸显中国“文明”的主体性,具有丰富且深刻的内涵特质。以理念观照为立足点,中国道路的文明逻辑开启人类文明新形态的时代密码,中国治理的文明场景开启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发展格局,中国价值的文明内核开启人类文明新形态的未来选择。从表达路径把握人类文明新形态的中国叙事来看,需要用世界图景映现中国故事以丰富人类文明新形态中国叙事的理论蕴含,用国家形象传播中国故事以增进人类文明新形态中国叙事的国际认同,用学术话语讲好中国故事以提升人类文明新形态中国叙事的作品质量。在讲好具有世界意义的社会主义文明故事的同时,为人类文明未来发展提供具有中国特色的全新选择,谱写中华文明与人类文明的和谐篇章。
作 者:吴凯,男,博士,贵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贵州大学中国共产党人“心学”与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高端智库研究员。
全过程人民民主“何以必然” :基于“历史—理论—现实”的解释
摘 要:民主是包括价值、制度、行为于一体的国家建设方案,全过程人民民主则是一种可称为实现了范式跃迁的国家建设方案。理解全过程人民民主“何以必然”,需要系统阐释民主范式跃迁何以必然的基本结构。在民主政治的历史发展中,全过程人民民主体现了民主本质、塑造了真实民主、重构了民主建设,是民主之“整全性”的历史必然;在民主理论的结构变革中,全过程人民民主展现了民主理论的科学系统性、充分包容性和批判完备性,是科学民主思想实现时代自觉的理论必然;在民主建设的实践演进中,全过程人民民主以面向善治的民主建设实现政治文明创新变革,是民主全过程性建设的现实必然。由此,全过程人民民主达成了由应然性到必然性的确证,为世界范围内民主的“东升西降”现象提供了变革性解释的基础理论架构。
作 者:亓光,男,博士,中国矿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江苏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刘娇,女,中国矿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
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破解基层腐败防治难题的有效路径
摘 要:党的十八大以来高压反腐态势持续推进,反腐败斗争取得压倒性胜利并全面巩固,但一些地方基层腐败发案率仍然偏高。纪检监察系统“自上而下”的权力监督方式在基层往往会遇到“信息不对称”和“监督动力不足”的双重难题。而作为一种“自下而上”的权力监督方式,群众对基层干部的监督建立在利益关心和知情基础上,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可以针对性地解决权力监督信息不对称和监督动力不足的难题。基层腐败暴露的是一些地方基层政治生态中民主运行链条的不完整,未能真正实现全过程人民民主。我国基层民主发展历程为选举先行,但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的跟进程度相对来说还不够,且由于其他三个环节运行不畅,选举环节也容易走形,从而导致基层干部的权力缺乏有效制约。从根本来说,可以通过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促使“自下而上”的民主监督与“自上而下”的纪检监察监督机制形成有效互补,进而提高基层反腐实效。
作 者:付宇程,女,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副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政治学研究所副研究员。
全过程人民民主的价值内核与治理优势
摘 要:分析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治理效能需要融合价值性研究与解释性研究,即在价值溯源的基础上归纳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制度特征,进而分析其治理优势。作为社会主义民主发展的新阶段,全过程人民民主实现了民主价值理性和工具理性的统一,坚持以人民至上为根本价值。人民民主对“人民”科学、现实的理解从根本上规定了人民至上价值的具体内涵。作为根本的价值规范,人民至上理念引领全过程人民民主以具体的制度形态实现民主与善治的统一:通过打造多渠道延展、多环节衔接的制度体系,全过程人民民主致力于塑造治理共同体,实现治理的“多数决”;在构建全领域制度体系的基础上,实现民主权利全覆盖,以整体治理的方式提升协调发展水平;将党的领导和人民当家作主结合起来,为高效治理提供有力保证;通过法治化的方式夯实有序民主,为治理造就良法,最终为世界提供一种更为优质的民主治理方案。
作 者:孙莹,女,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政府管理学院讲师,中国社会科学院政治学研究所助理研究员。
“零容忍”廉政文化建设的制约因素与破解之道
摘 要:廉政建设能否取得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们对腐败的容忍度如何。以零容忍为导向的廉政文化,就是要让腐败零容忍成为一种精神自觉、行为导向和社会风尚。“零容忍”廉政文化是党和政府零容忍惩治贪腐的决心和信念,也是社会成员对腐败行为零容忍的观念和态度。从结构上看,“零容忍”廉政文化可以划分为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和环境文化三个层次;从内涵上看,“零容忍”廉政文化是以零容忍廉政理念为核心、以零容忍廉政规范为保障、以零容忍廉洁形象为载体的文化体系。目前来看,“零容忍”廉政文化建设还受到个体主观认知偏差、消极传统文化观念尚存、零容忍廉政规范缺失、文化传播环境建设不足等因素的制约。针对这些制约因素,提出以认知纠偏为基础培育腐败零容忍的精神文化、以机会控制为要点强化腐败零容忍的制度文化和以强力扩散为关键打造腐败零容忍的环境文化三个破解之道。
作 者:刘雪华,男,博士,吉林大学行政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贺晶晶,女,吉林大学行政学院博士研究生。
容错机制话语的演进过程、内涵意蕴与实践景观
摘 要:容错机制承载着激励干部队伍担当作为的使命。容错机制开始是以政策话语的形式呈现,并逐渐成为人们讨论的热点话题,继而带动形成新的学术议题。从话语的演进过程来看,容错机制经历了从“宽容失误”到“容错纠错”的话语更替过程。隐藏于这些话语表达背后的目的,是试图寻求问责与激励的合理均衡,为干部创造“既要干净干事又要担当作为”的制度环境。在容错机制话语不断累进的过程中,人们对其实践应用给予了关注,期待容错机制发挥应有的效能。然而,现实中存在的要素缺失、结构失衡、程序不足、有意避责等问题,使其实践应用遭受掣肘。解决这些问题,要对容错机制政策文本作出更加科学合理的设计,并从学理分析层面提供支撑。
作 者:陈朋,男,博士,江苏省社会科学院廉政与治理研究中心研究员。
“五治统合” :基层党组织引领社区应急治理的体系建构
摘 要:重大突发事件展示了基层党组织面对风险冲击时能引领社区在常态化治理与非常态化应急治理之间进行适应性变迁。基于理论研究与实践考查,发现可以在自治、法治、德治“三治融合”的基础上引入“政治”与“智治”,从而搭建起基层党组织引领的“五治统合”框架。在此框架中,基层党组织通过政治引领凝聚社区应急治理合力、法治保障增强社区应急治理定力、德治教化促进社区应急治理内力、自治强基激发社区应急治理活力、智治支撑打造社区应急治理动力,有效统合了“五治”与“五力”,塑造出具有韧性的社区应急治理体系。“五治统合”的社区应急治理体系实质上反映了我国国家治理范式的有效性,展现了基层社区应急治理范式从脆弱性向韧性变迁的过程,揭示出基层社区应急治理过程强调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平衡。
作 者:汪超,男,博士,中国矿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中国共产党百年来总结历史经验的逻辑理路——基于三个历史决议的考察
摘 要: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始终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总结分析历史,辩证处理理论与实践、主流与支流以及历史、现实与未来的关系。三个历史决议是光辉典范,彰显党总结历史经验的价值论、本体论和方法论,包括根本动因、核心内容、鲜明特征等主要内容,凸显了为什么要总结历史经验、总结哪些方面的历史经验、如何总结历史经验并升华成为一般规律从而回到现实指导实践的逻辑理路。三个历史决议具有共同性和继承性。就共同性而言,三个历史决议都在关键历史时期研判了党情、国情和世情,体现统一全党思想、领导伟大社会革命、对话外部世界等价值取向。就继承性而言,三个历史决议总结了党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实践、纠正了错误倾向、确立与维护了党的领导核心、阐明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这四个方面一以贯之于决议稿中,形成历时性、共时性、规律性相统一的有机整体。党百年来总结历史经验的深刻启示在于:以自我革命精神审慎对待党的历史、立足人民立场总结历史经验、在总结历史经验中开创未来、着眼国际格局总结历史经验、持续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
作 者:杨蕾歆,女,博士,中共重庆市委党校(重庆行政学院)党的建设教研部讲师。
国家法律和党内法规相辅相成的实践路径——基于二元执行主体有效联动的分析
摘 要:国家法律和党内法规的生命力都在于执行。实现国家法律和党内法规相辅相成的关键在于通过执行将静态的制度体系转化为动态的社会关系,在党规国法衔接基础上发挥两者相互联动、相互保障的功能,从而将国家法律和党内法规形成法治合力,共同推动法治国家建设和全面从严治党格局。从对国家法律与党内法规执行主体的调查与访谈来看,形成国家法律和党内法规相辅相成的格局,执规执法主体职能联动是其前提条件,应明确执规执法主体职能联动的方式、优化职能联动制度;执规执法主体程序联动是其重要环节,应弥合程序缝隙,构建双向介入机制;执规执法主体信息联动是其重要内容,应建立信息互认机制、搭建信息共享平台;执规执法主体责任联动是其重要保障,应建构执规执法主体责任均衡互动与损害救济赔偿互抵机制。通过这四个主要方面的有效联动,从而在实践上推动国家法律和党内法规相辅相成,进而推动全面从严治党走深走实,推动法治中国建设。
作 者:魏艳,女,博士,重庆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重庆交通大学教育部国别与区域研究中心欧洲政策法规所所长。
城市社区治理效果的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理——基于20个城市1089个社区的调查数据
摘 要:城市社区治理效果是衡量基层治理现代化水平的重要尺度,清晰识别其核心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理对精准提升城市社区治理效果至关重要。运用扎根理论分析方法构建城市社区治理效果双因素理论模型,深入揭示城市社区治理效果影响因素的双重维度构成,即以党政引领社区治理为代表的主体因素和以社区治理资源投入为代表 的条件因素。应用结构方程模型探索双因素之间的互动机制,可以发现现阶段城市社区治理网络结构显现多层次互动特点,其中对城市社区治理效果起到根本性作用的是基层党政对城市社区治理资源的投入力度。因此,应进一步夯实基层党政在城市社区治理中的引领作用,加大城市社区便民服务设施等治理资源的投入力度,有效统筹整合基层党政之外其他多方主体的治理功能,不断丰富高质量发展导向下的城市社区治理路径选择。
作 者:吴子靖,男,博士,东北大学文法学院讲师;张平,女,博士,东北大学文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乡村治理中村民的参与有效与有效参与——基于民主立方理论的比较分析
摘 要:乡村治理有效需要村民的有效参与。实践观察发现,促进村民参与的制度措施未必能促进村民有效参与,即使制度保证村民能够参与有效但也不一定能实现有效参与,同时相同制度安排下有的乡村村民参与有效,而有的乡村村民参与无效。运用民主立方理论,结合实证调查研究,发现相同制度条件下村民参与实践呈现的形式和效 果上的差异在于:满足参与主体、参与方式和参与影响三方面的描述性标准只能保证村民的参与有效,而要实现村民的有效参与,还必须满足合法性、公平性和有效性三个评价性标准。这就解释了参与有效却无法达致有效参与的重要原因在于评价参与有效性标准的情境性:某一或所有维度上更优的参与并不必然有利于合法性、公平性和有效性; 当适合治理情境且能促进合法性、公平性和有效性时,即使在某一维度或所有维度上并不是更优的参与依然是有效参与。这说明主体性因素比制度性因素更重要。因而在乡村治理中基层干部容纳村民参与的意愿是影响村民参与有效性的最关键因素,同时也需要从考核制度和选任制度上激励基层干部实施参与式治理。
作 者:杨莉,女,博士,西南政法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社会学系讲师。
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逻辑、约束与路径
摘 要:县城是我国城镇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是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发展格局的内在依托、顺应城镇化发展规律的客观要求和适应人口发展转向的现实选择。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需要客观审视当前我国县城发展存在的产业薄弱、财政自给率低、人口流失多、人地关系失衡等现实约束。对不同发展条件、不同发展定位和不同功能承载的县城,应当综合研判、分类施策。一方面,通过完善与事权相匹配的县级财权体系、发挥财政资金的乘数效应、积极化解债务风险、优化土地资源市场化配置等举措推进县城“事财人地”关系优化,构筑我国县城高质量发展的长效机制;另一方面,通过推进县域治理中党建引领的协同化、民生服务的人本化、基层治理的自主化、治理主体的多元化、全周期管理的系统化、信息技术的智能化,优化治理体系,助推县城高效能治理。
作 者:韩柯子,女,博士,中国政法大学城市发展与治理研究院讲师。
国际传播背景下文化帝国主义的叙事话语批判及中国应对
摘 要:国际话语权是国家实力与国家形象的表达。在人类文明传播的新时代背景下,提升中国国际话语权,必须不断反思和批判文化帝国主义,打破西方话语霸权,努力构建多元共生、多态共融的世界文明交流格局。在当前复 杂的国际形势下,文化帝国主义不仅没有消亡,相反有不断强化的态势,呈现出“特定对象+技术+叙事”的新特点新趋势。从叙事话语角度揭露文化帝国主义的叙事逻辑,分析其叙事结构、叙事议题、叙事视角和叙事手法,目的是发现霸权话语的操控秘密、基本规律,透视隐匿其中的强者叙事、资本叙事、抽象叙事等深层本质,从而寻找破解之道。为此,在国际传播过程中,我们要站在“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以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以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的高度,在叙事框架、叙事立场、叙事精品、叙事方法等方面科学规划、精心设计,积极构建具有影响力、吸引力、批判力的中国叙事体系,为提升中国国际话语权作出积极贡献。
作 者:马忠,男,博士,西安交通大学新闻与新媒体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达雅楠,女, 西安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
网络圈群下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的现实境遇与促进策略
摘 要:依托移动网络、社交媒体和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网络生活日益呈现圈群化转向。网络圈群在缔造网络生活新业态的同时,也日益产生现象级影响,包括对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的解构与重构。借助对传播逻辑和认同逻辑的深刻塑造,网络圈群显著影响了主流意识形态传播和认同的现实境遇,并引发了网络圈群下主流意识形态引领作用削弱、主流意识形态难以进入圈群、非主流意识形态的借圈传播、圈内典型意见主导思想认同等显在困境。遵循网络圈群影响主流意识形态的逻辑脉络,分析其对主流意识形态认同形成的主要挑战,可以发现网络圈群下增强主流意识形态认同应着重以优化内容设计、创新方式方法、紧盯受众需求和注重协同作用为抓手,从而在增 强主流意识形态的网络圈群引领力、提高主流意识形态的网络圈群穿透力、深悟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的圈群性生态和统筹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的圈内外因素等方面实现系统优化。
作 者:阎国华,男,博士,中国矿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教授,博士生导师;韩硕,女,中国矿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
往期回顾